别亦难 发表于 2025-2-20 14:20

重读红楼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ytbbs.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断断续续历时将近半年时间,终于读完了红楼。书是闺女的,学校要求的四大名著,买回来以后便束之高阁了。我早有重读红楼的想法,正好便宜了我。</p><p>&nbsp;</p><p>不像情节简单的中短篇小说或者电影,看完之后给人的感悟是很单一、明确的,或是悲伤或是喜悦,或是豁然开朗或是醍醐灌顶。像红楼梦这种鸿篇巨著,等翻完最后一页,内心的感觉说不出道不明,甚至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从中有所收获,对我的认知和今后的生活是否有所裨益。但其中的一幕幕确实已经深入脑海,贾府的兴衰、主人公的爱恨交缠、金陵十三钗的不同命运&hellip;&hellip;</p><p>&nbsp;</p><p>虽然现在还理不清,但是依旧还想记录一下,信马由缰想到什么便写些什么,毕竟专业研究的人多了去了,更不差我这一个业余选手。</p><p>&nbsp;</p><p>关于性格与命运。金陵十二钗命运各不相同,林黛玉、王熙凤、晴雯惨死,薛宝钗嫁给了丢魂落魄的贾宝玉,惜春出家,探春远嫁,不过总的看起来,仍符合性格决定命运的老话。在十二钗中我是比较喜欢李纨和探春的,他俩的最终结局也算是比较不错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冰清玉洁,有的刚烈不屈,有的温婉贤惠,有的泼辣干练,性格分明,从人物塑造上,他们无疑是可爱和吸引人的,但是在生活中,这些人往往很难与社会相容,在大观园那个伊甸园里生活可以,一旦迈出大观园,往往不为世俗所容。</p><p>&nbsp;</p><p>中国自古讲究中庸之道,凡事取其中,不一定会落入庸俗,但却是长久之道。</p><p>&nbsp;</p><p>关于出世与入世。这是中国传统文学里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魏晋风骨、田园风情和登堂拜相、造福苍生是每个读书人面临的两难选择。贾宝玉考取功名后远遁红尘,这是他做出的一个折中选择。或许有人会说,当今社会不会再有这个难题,我们不可选择的被裹入红尘之中,不会再有桃花源,终南山也变得熙熙攘攘。</p><p>&nbsp;</p><p>不过出世与入世在心而不在身,以入世之身而内含出世之心,更是我所期望与努力的。</p><p>&nbsp;</p><p>关于兴与衰。贾府的兴与衰有时代的原因、有家族的原因、也与家族中每个成员息息相关。除了能干的王熙凤,整个贾府中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顶事儿的男丁。衰败是必然的。不过文章最后,贾府又开始重振辉煌。或许这也是作者不想留给读者一个悲惨的结局,但是多少也符合逻辑。贾府中成员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很少有大奸大恶之徒。</p><p>&nbsp;</p><p>一个家族也好,一个人也好,兴多少有些运气和天分在里面,但是人品和家风是避免坠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保障。</p><p>&nbsp;</p><p>红楼算的上一本奇书,前八十回为曹公所写,后四十回据传言是高鹗所续。本次读书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一下,前后风格确实有所区别。而八十回也恰好是整个家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此后半部分是不是曹公原意,一直争论不休。</p><p>&nbsp;</p><p>不过我觉得也不必较真,读书本就是跟着作者的描述,去体验我们不曾体会的生活。从中有所思,有所悟。至于真假对错,无关紧要了。正如作者的自嘲:</p><p>&nbsp;</p><p>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p><p class="qf_image big noneditable" contenteditable="false"><img src="https://pic.app.ytbbs.com/forum/20250220142022front2_0_1673437_FrrMPSoQ9u3RPtXC4P1WkqzKNazA.jpg?watermark/3/text/QOWIq-S6pumavg==/fontsize/400/dissolve/80/gravity/South/fill/IzM2MzYzYQ==/font/5b6u6L2v6ZuF6buR/dx/57/dy/16/image/aHR0cDovL3BpYy5hcHAueXRiYnMuY29tL3dhdGVyX2ltZ18yMDE4MTEyNl80NTEuanBn/dissolve/80/gravity/South/dx/-34/dy/10" alt="" width="768" height="1024" data-qf-origin="forum/20250220142022front2_0_1673437_FrrMPSoQ9u3RPtXC4P1WkqzKNazA.jpg?watermark/3/text/QOWIq-S6pumavg==/fontsize/400/dissolve/80/gravity/South/fill/IzM2MzYzYQ==/font/5b6u6L2v6ZuF6buR/dx/57/dy/16/image/aHR0cDovL3BpYy5hcHAueXRiYnMuY29tL3dhdGVyX2ltZ18yMDE4MTEyNl80NTEuanBn/dissolve/80/gravity/South/dx/-34/dy/10" /></p><p>&nbsp;</p>    <!----></div>            

缘来是惜 发表于 2025-2-20 14:44

四大名著没有买红楼梦,红楼梦当年是在沃尔玛蹭的,好像没看完

九天居士 发表于 2025-2-20 14:53

四大名著红楼是小的时候唯一未看完的一部,晦涩难懂,成年以后也没有勇气再重新翻读下去

haleandhai 发表于 2025-2-20 14:55

去看看刘心武续的后28回吧,那叫一个惨

a黎a黎 发表于 2025-2-20 15:30

四大名著只读了红楼梦和西游记,还是学生时看的。
这俩年想看三国和水浒,可还是看几页就看不进去。

惟吾德馨兰馨儿 发表于 2025-2-20 15:30

重读的心德是不一样的

明月11 发表于 2025-2-20 16:12

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心境。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行云何处去 发表于 2025-2-20 16:35

有毅力

人生如梦88 发表于 2025-2-20 17:55

才人

dlbx 发表于 2025-2-20 18:06

有时间看书的中年人,我想知道怎么做到的

滨滨 发表于 2025-2-20 18:44

感叹楼主好眼神,这种小字的书,看不了几页,眼就花了,抬头一片模糊

一个普通人 发表于 2025-2-21 02:11

观后感写的真好,俺就读书少,羡慕楼主这样文采好的人。以入世之身而内含出世之心,俺还要继续修行。

掌声鼓励鼓励 发表于 2025-2-21 07:55

盛极必衰,天道轮回。

狼影萧萧 发表于 2025-2-21 08:54

外贸原单 发表于 2025-2-21 09:13

读书多问问自己得到什么教益,别纠结它是什么意思。

hh65487 发表于 2025-3-8 12:45

蒙曼讲红楼

余笙 发表于 2025-3-9 11:07

最近我在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读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