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21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传承非遗经典,献礼建党百年:探访棒槌花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6:4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15日电 (通讯员 李鑫 姜慧 徐丛智)2021年7月15日,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整装待发,来到了棒槌花边的生产地烟台市栖霞区观水镇西半城村王家卿老师的家里,实地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传承到自然遗产保护,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关心并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听党指挥队正式出发,宣传非遗,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保护非遗。

  棒槌花边是一种源于欧洲的传统民间手工编织技艺。19世纪末,由英国人马茂兰传入烟台,1898年传入栖霞,到1914年棒槌花边几乎遍布全县。1933年,栖霞规模较大的花边庄号就有华和成、恒元记、同聚福、福顺成等19个。1964年,栖霞成立县艺品社,对棒槌花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到1980年,全市花边从业人员达5.5万人。栖霞曾受邀先后派出30多名编织能手60多次前往日本、美国、泰国、希腊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使栖霞棒槌花边享誉海内外。

  在与王家卿老师的交谈中,听党指挥队的队员们了解到棒槌花边主要是利用线与线之间的编、绞、钩、拉形成多种多样的装饰图案,其常用的编织技法有平织、隔织、密龙、介花、方结、稀布、密布、双稀、介花关针、灯笼扣、苇竖花、六对抄等。主要制作工具有花边撑子、花边圆箅、花边接箅、花边样子、花边棒槌、大头针、钩针、板子布、板子包袱、绕线车等。同时,王家卿老师向队员们展示了她的几份已经制好的不同样式的单片棒槌花边,上面的图案制作惟妙惟肖,很是精美。

图为王家卿老师家里棒槌花边的制作工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摄

  为了满足听党指挥队队员们的好奇心,王家卿老师现场为队员们展示了棒槌花边的制作过程并指导队员们亲自动手体验。为易于操作,花边艺人通常会把图纸固定在蒲团上,将丝线沿着图纸的纹路用大头针固定,丝线的另一头缠绕在略长于手指的小棒槌上。根据花样的不同,小棒槌的数量也不同。多则上百个,少则数十个。小棒槌密密麻麻排成一排,王家卿老师顺手抄起几个,手指在棒槌间飞速滑动,伴随着小棒槌敲击发出的悦耳叮咚声,丝线或缠或绞,提拉勾编间,一朵花已悄然绽放。小棒槌似有灵性,随着王家卿老师的手指舞动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图案。她表示要学会手法并不难,短时间内就可学会基本技巧,但要真正做好花边,可没那么容易。以普通的花瓣为例,很多人只能织出上下一般粗的直筒,要编织出两头尖、中间鼓的漂亮花瓣,就全要靠手上的把握。何时松、何时紧,力道如何松放,这些都要靠长年累月的练习。细心和耐心也是编织花边绝不可缺少的。

图为王家卿老师向队员展示做好的单张棒槌花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摄

  通过听党指挥队队员对王家卿老师的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学习棒槌花边的制作,这让王家卿老师感到很是欣慰。如同好酒总不会被遗忘,精巧的技艺也总有欣慕它的传人。她认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一定拿出浑身的本事教,这么精美的花边制品,值得传承下去。”王家卿老师自幼接触棒槌花边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并且表示她将来会把这项技艺一直做下去,让更多人学习与传承。

图为王家卿老师获得的棒槌花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摄

  栖霞棒槌花边图案清新,制作精美,既是高档的日用装饰品,又是精美的艺术欣赏品。它在传入栖霞的100多年时间里,已融入了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元素,深深地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中,不仅蕴含了栖霞人的审美观念,也折射出栖霞特有的民俗风情。听党指挥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对胶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队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弘扬了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图为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队员与王家卿老师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丛智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